匆匆一年畢業季,又一批優秀的大學生步入社會繪畫人生藍圖。而我們有幸采訪到我院物流1481班優秀畢業生唐果,學習着她大學生活的感與想。
春種一粒栗,秋收萬顆子
“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大學四年過的很快樂,特别是遇到的了許多良師益友,像書記、院長、唐老師,他們都是特别好的老師,他們對我的大學來說他們的意義很大,有困難、迷茫的時候他們都會幫助我,指點我,特别幸運能碰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困難時可以互相幫助。”采訪伊始,她跟我們談了大學期間的收獲,不僅僅是老師朋友,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大學生活中得到加強。她說其實在上大學前自己是個很自卑的人,但進入大學後有了很多鍛煉自己的機會,包括學生會、感恩社的工作,還有唱歌演講之類的活動,都無形中提升了她的綜合能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她曾是感恩社的部長,也是學生會的主席。她說她是發自内心的喜歡學生部門工作,雖然有些事情會力不從心,但也會鼓勵自己堅持下去。當費力不讨好時她選擇“從大局觀出發,若為整個大局好的話,即使不讨好也沒關系。再反思自己到底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為什麼别人會不認可自己。其次在想用什麼其他方式表達能讓領導容易接受,若還是不能接受,我依然會腳踏實地做事情”。她談及登上舞台的勇氣不僅來源于在外聯部談贊助成功的成就感,也來源于主持幹部會議的經驗。她也會經常同外校的學生作比較,來警醒和鼓勵自己,暗自向他們看齊。
在被問及面試問題時,她說“不管你是幾本的學生,不管你的學曆多高,都必須要禮貌,因為你沒有資格趾高氣揚,比你優秀的大有人在,同時你的禮貌,會給别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其次要把自己不擅長,不好的地方隐藏起來,就像面試緊張害怕時手會抖,我就會把手藏起來不讓别人看見。最後要自信,在有一定能力的基礎上自信,會讓考官覺得你有這個能力勝任這個工作”。
書中自有黃金屋,校内亦有師與友
在談話中她多次提及“多與老師交流”。無論是在學習的課堂上,還是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跟老師交流是很有幫助的,能帶給你的往往是同學家人所未涉及的方面。她說多讀書,讀感興趣的書。正如我院黨總支副書記徐粵宇所言“多讀書,讀四百本書”,在徐書記的影響下,從開始的逼自己看書到如今的熱愛看書,明白讀書真的是提升一個人談吐修養的最好方法。她喜歡與優秀的人結交,成為朋友,正是這些益友在唐果四年的大學生涯中鼓勵着她,影響着她。
(文/鄧宇、吳紹昌;圖/唐健斌;編輯/張倩)
(審核:李愛國 徐粵宇 曹時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