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團學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團學工作 >> 正文
【人物專訪——譚張蔭】朝對的方向,走對的路
作者:發布時間:2017-09-04 浏覽次數: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正如譚張蔭的座右銘所說的一樣,在大學四年中,他找到了自己正确的方向并為之努力拼搏。譚張蔭,中共黨員,是我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13級學生,曾擔任班級團支書,也曾是我院學通社廣播站的一名播音員。他成績優異年年保持專業前列,曾多次獲得院級獎學金、"三好學生等榮譽",現為我校赴新疆支援的優秀畢業生。

 

 确立目标,為之奮鬥

 

      “不好意思,讓你們久等了”。一句溫潤的男聲響起,面帶笑容的譚張蔭學長,就這樣進入了記者的視線。談及剛入學時的青澀與懵懂,他有感而發。他認為作為一名大一新生,最重要的是确立一個目标,并為之努力。他對大學生活探索産生的濃厚興趣,使他利用課餘時間,積極參加各式各樣的班級、社團活動,為平時平淡的學習生活注入了泉湧般的活力。

 

      其次,他認為大一剛進入一個新的生活環境,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是必不可少。大學期間,他認識了很多朋友,這讓他收益頗多,同時他珍惜鍛煉自我的每次機會,提高個人綜合能力。

 

       快樂學習,事半功倍

 

      他對學習有着自己的态度:“開心的去學習才能有不一樣的收獲,當你不想學的時候不要強迫自己去學習。”上課心無旁骛,課後針對難題認真複習,同時要學會調整自己,學會調節學習和壓力。他認為釋放壓力、學會休息是十分重要的。學習是件很苦的事,應該學會适當休息,放松自己。對他來說去閱讀、散步或者跟朋友去打場球都是不錯的放松方式。特别是閱讀,這是他最喜歡也認為最有效的一個釋放壓力的辦法。他談到曾經有段時間因為專業課程難度加大,他對課程有了抵觸心理,他開始想辦法調整。于是他選擇了閱讀,閱讀使他視野更加開闊,每次閱讀過後有了新的學習動力,郁悶的情緒也一掃而空,這也讓他的學習有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認識自己,時刻準備

 

      “脾氣永遠不要大于你的能力”,當問到給他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時,他如此說道。他說當你想發脾氣時,應該多思考自己的能力,成長的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大學期間,能力大于脾氣才會有人願意去幫助你和認同你。

 

       談及工作問題,他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在閑暇期間應利用兼職鍛煉自己,學習各方面的知識,為今後時刻準備着。當被問及為什麼要選擇去西部支援時,他談道,就當今的應屆生就業形式來講,确實不容樂觀,同學們又往往眼高手低,所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或者是讓自己滿意的職位的人越來越少。但是,他相信成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既然我們不能改變大環境,那麼與其花時間去抱怨、去苦惱,不如将時間投入到更有用的事情上,比如去儲備更廣泛的專業知識或者到外面磨練自己,提高能力,讓自己更适應這個社會。

 

      的确,生活的軌道源于個人的選擇與追求,朝着正确的方向,走自己所堅持的道路,變得越來越優秀的同時,未來也一定開滿了成功的花朵。

 

 

 

                     (文/黃琪紅、李稱心;圖/羅宗瑛;編輯/陳書林、蔣志愛)



湘ICP備09011324号-1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股份)有限公司-Official website E-mail:hieyy@hni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