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我院工業設計0781班劉禮
如今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大學生畢業等于失業。面對巨大的就業浪潮與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學生何去何從成了社會焦點,面對這一問題,黨和政府提出了“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時隔多日,此項政策開花結果,遍布中華大地。今天,就請大家随着記者來一睹我院大四畢業生劉禮的創業風采吧!
劉禮,男,我院工業設計0781班學生,曾獲我院三等獎學金、湖南省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二等獎,現為北京星火時代高級培訓、新起點工業設計培訓創始人之一,主要負責3D建模、渲染、産品動畫演示等相關軟件。
記者:能向我們介紹一下你的公司嗎?
劉禮:現在還談不上公司,隻是小的培訓機構罷了。今年3月份,我們來自不同的學院,但擁有相同的夢想的5個人一同着手創辦。成立公司注冊資金1萬,申請創業基金5萬,自籌資金1萬。我們新起點工業設計教育培訓是一家專門緻力于工業設計專業創意和技能訓練的培訓機構,主授“犀牛建模、proe建模、渲染、手繪創意表達以及工業設計考驗手繪”。
記者:您是什麼時候開始有自主創業的想法啊?又是什麼時候把想法付諸實踐的呢?
劉禮:說道想法,我以前總是光有想法沒行動。這次創業也是被“忽悠”進來的,主要的創業構思和企業規劃是我們的李壯和馮廣想的,我就一技術人員。(談着談着,劉禮學長開起了身邊李壯、馮廣兩位好友的玩笑)李總,馮總,說幾句吧。
李壯(故作正經地):好樣的,領導的玩笑也敢開,獎金沒了。
(采訪現場氣氛活躍起來。)
李壯:有些人選擇的是先學習,平時打工積累經驗,再創業;還有的人是邊學習邊實踐。我們走的是第三條路,“半路出家”,大四了才全身心的投入到企業的構畫中去,并邀了這群志同道合的好友開始操辦。
馮廣聽着李壯的發言,贊同地點點頭,說道:确實,大學一晃就沒了,大四要就業時才真實地想到前程。以前拿父母的錢沒什麼,畢業了,就知道不好意思了,開始思考“我要過怎樣的生活,又要生活在哪裡”。上班,朝九晚五,這樣一輩子,我有些難以接受。現在自主創業,不僅自由,成功的話在将近四十歲的時候有了自己的自由經濟,我還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
記者:你們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遇到過一些什麼樣的困難或挫折呢?
劉禮:我們首先遇到的困難就是資金,都是大學生,一清二白的。還好有政策支持,然後找親朋好友借了些才使資金基本到位。其次是工作室,不僅要考慮價格是否合理,還要考慮地理位置。最後要想法子吸引生源。這些都是前期的基本問題,也算是解決了,後期具體操作中會有更多困難,但是我們都會去解決好。
記者:對于你們的企業,設立了一個什麼目标呢?
劉禮:近期目标是擴大知名度,營業狀況好的話,明年9月份會到長沙或武漢發展。最終目标嘛——新東方就是我們學習追趕的目标。
記者:學長現在已經進入離校倒計時了,有些什麼心裡話相對學弟學妹們說的?
劉禮:大家一定要有目标,大二大三就真的不能拖了,有了目标要好好的規劃,認真實踐。時間真的過得很快的。
馮廣:對,大家真的不要浪費時間,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追求,空閑的時候,要自我反省:現在所學的是不是自己最終想要的,現在的生活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采訪結束,離開新起點工作室時,剛好有學員來培訓,他們都忙起來了,看着他們忙碌的身影,記者不禁想起一次采訪中,我院院長李光中說的一句話:“我們學校、我們院在學術人才的培養上,和那些重點高校相比或許有些差距,但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上,我認為我們是值得自豪的。”
是的,看着我們的畢業生,在這個複雜的社會,通過自己的能力白手起家,運籌帷幄,我們為他們感到自豪。在此,祝願我們的畢業生都找到自己最廣袤的天空,任他翺翔的天空。(記者:江李洋、張智娟;攝影:歐陽文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