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

團學工作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團學工作 >> 正文
生活帶你走向成功——大學生課餘活動專題報道之六
作者:發布時間:2010-05-24 浏覽次數:

前 言
 

   “生活,對于任何人來說絕非易事。”居裡夫人的這句話,最近總是毫無預警地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接着便是不停的回轉、回轉。我不禁想,生活既然不易,那到底要如何做,才能做到不枉此生?才能不辜負生活設定給我們的挑戰與機遇?我思考這個問題,無時無刻、無論何地,總算是上天不負有心人吧,有了一些想法,寫出來與大家共勉。

 

成功,在于你晚上8點到10點間做了些什麼
  

  愛因斯坦說過:“人的差異在于業餘時間。業餘時間生産着人才,也生産着懶漢、酒鬼、牌迷、賭徒。由此不僅使工作業績有别,也區分出高低優劣的人生境界。”
  大學是人生最美好的階段,也是實現自我價值的理想場所。而進入到象牙塔的大學生群體有着充足的課餘時間,據有關部門統計,除去每天8小時的睡眠時間,以每周四十節課每節45分鐘計算,每周上課時間為1800分鐘,而課餘時間為4920分鐘,幾乎是上課時間的3倍。那麼,我們大學生要如何處置這每周4920分鐘的課餘時間?
  據記者觀察、采訪了解,許多同學課餘時間最常做的就是:上網、運動、閱讀、看電影、逛街等;也有部分同學談戀愛以滿足自己的感情需要;還有同學在學習的同時做些兼職工作,以增長閱曆、豐富知識、鍛煉自己。在我看來,這些都是很充實的課餘活動,但前提是,同學們必須将自己的學習、生活、社會活動協調安排好,合理地利用業餘時間,因為這些課餘活動才是最能豐富與提高自己的。
  美國一所著名大學曾流行過這樣一句箴言:“人的成就,決定于他晚上八點到十點在做什麼。”這句至理名言,點明了課餘時間的關鍵,就在于主次要分清楚。如我,從進入大學就立志要考研,既然目标已明确,那麼,在行動過程中,我就把以這個目标作為一切行為提到我課餘時間裡最重要的時間段。大學生的首要任務仍是學習,為什麼會有晚自習?就因為晚自習的時間段是學習、複習的最佳時間。一天的課堂學習已經結束,晚上再鑽研、鞏固、甚至舉一反三,把當天的學習内容完全變成自身的才華,這都是可以在晚上二三個小時裡完成的事情。
  因此,在課餘時間裡,不要無所事事。去圖書館、去自習室、去找老師交流,都是能在課餘時間裡得到的寶貴财富。


生活處處都有機遇,處處都是挑戰

 

  去年參加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獲得二等獎的劉恒昱同學就是我們的榜樣。他的努力和奮鬥成就了他的成功。他自從一年前知道有這麼一個比賽後,就馬上着手準備。等到比賽開始,他已經做足準備,抓住了這個機遇、迎接了這個挑戰。如今,他的付出獲得了圓滿的回報。在記者看來,參加這樣全國性比賽的機會是非抓住不可的。可是,這樣的比賽有着非常嚴格的篩選,所以,要抓住這個機遇的前提就是充足的準備以及迎接這個挑戰的勇氣和信心。
  校園活動中,歌手大賽、話劇比賽、才藝大賽、運動會等都是可以展現自己才華的機會。你若是有此才能,自然不要錯過這個機遇。既然決定接受挑戰,那就要信心十足,準備十足。其實,即使是不擅長的比賽項目大家也可以去試試的,因為大學就是一個展示自我的大舞台。我們青春飛揚、金色年華,有什麼事情不敢做甚至做不到的。所以,抓住每一次的機遇,挑戰比賽、挑戰自己。


 

自傲自謙、自立自強
  

  大學生是自傲的,傲在有着巨大的發展空間;傲在擁有最年輕的頭腦與身體;傲在可以在大學裡為自己的将來鋪上最紮實的前進道路! 但是,傲在自己,卻一定要謙虛在人前。
  謙虛與人交、謙虛把書讀。大學生要學的不僅是知識、技能,還有為人處世、交流通達。謙虛者,給人以誠心,讓人去相信。知識是積累的,特别是課外知識!有一說法是大學生在大學裡要讀5000本書。但現在的大學生估計都沒有人真正做到。這是提高自身素質的一條艱苦而又漫長的路。許多畢業生回頭看看自己的大學生涯,都不約而同地歎道:“當初應該多看幾本書。”現在大學生的課餘時間充裕,把它們利用起來好好看些書,對将來的生活、為人處世,絕對是百利無一害的。因為書本提升我們的内在涵養,而這樣的素養是有錢也買不到的。


後記
 

  生活對任何人都絕非易事,對初出茅廬的大學生更是難上加難。大學生活裡,我們要合理利用課餘時間、抓住機遇、自信迎接挑戰,永遠要相信自己,永遠保持自己的驕傲。(作者:謝久祎)

 



湘ICP備09011324号-1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股份)有限公司-Official website E-mail:hieyy@hni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