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在7.9-7.13,是我們"希望隊"成員的社會體驗期--參加以“關愛留守兒童”為主題的實踐活動。昨天在讀完凱哥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篇感言之後,深受感動,便一直在想:“我之所以能參加這項活動,主要是因為有出自唐老師對我的信任,相信我能夠帶給小夥伴更多的正能量,而我真得完成自己的任務了嗎?”。
當我第一次見到被分至我們組的劉星宇小朋友時,便目測他是一位乖巧懂事的男孩子,(事實證明确實如此)初次見面,他略顯腼腆,但還是很自然地接納了我們這些哥哥姐姐。[呲牙]畢竟我原本就是一位溫柔體貼的姐姐,這次也算是本色出演了吧.
10号下午,我們組沿着一路的農田風光去到了星宇家裡,大概了解到了他家的基本情況。正是由于這次家訪,我從星宇身上感覺到了自己成長的身影:當我們還隻是襁褓中的嬰兒時,父母為了維持生計,便長期在外打工,隻有逢年過節才會回家,一直由勤勞善良的爺爺奶奶撫養長大。由于家庭狀況驚人相似,因此在相處時,我經常深有感觸地拉着他的手說:雖然爸爸媽媽長期不在身邊,但他們終究是愛我們的,而我們也很幸運,因為依然有很多照顧我們關愛我們的親人,所以一定要做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當和星宇談到學習方面時,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曆,我認為星宇“任重而道遠”,我一直建議他應該再自信些,再勇敢些,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克服與老師的交流障礙,相信星宇的優秀指日可待!
應該沒有人會否認,潛移默化和耳濡目染是最好的影響方式,我不知道自己對星宇的影響是否深入骨髓,我隻是強烈地感受到,在我們這些哥哥姐姐面前,他有一種做弟弟的幸福感 ,而實際上星宇也帶給我們很多溫情與感動。同時我有理由堅信,我們和星宇之間這種親人般的情感可以永遠維系下去,其力量便是源自湧動在我們心田的愛.
活動已經結束,但關愛仍可延續,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機會傳遞我們的愛心,認識更多純真善良的小夥伴們.
(文/馮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