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以複合型知識結構為基礎、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創新精神的應用型金融工程人才。本專業畢業生應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合理的知識結構,系統掌握金融學基本理論及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與技術,具備經濟、管理、法律和金融财務方面的知識;突出金融數量方法的學習,強調對于金融問題的分析、研究、應用能力和金融工程素質的培養,在專業基礎理論和實務創新的平台上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掌握現代金融工程學理論、證券分析技術與融資操作技能,具有較強市場意識、競争意識和創新意識。
二、業務規格和業務範圍
本專業學生學習金融工程學的基礎知識,強調實踐内容與理論内容相結合,注重基本技能與綜合應用能力兩方面實踐,突出實踐内容的技術性、綜合性和探索性。
(一)業務規格
1.掌握金融工程理論與實務,熟悉金融工程領域發展動态,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人際溝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掌握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科學研究方法與技能,具有紮實的數學、計量經濟學基礎,掌握基本的數學建模技巧和進行金融市場實證研究的技能。
3.注重與信息技術、管理、工程學等其他學科或專業的交叉,具有較強的金融分析能力、策劃能力、金融創新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
4.掌握企業(個人)投資和融資、金融産品的設計、金融工程軟件操作等方法或技能,具有創新型金融手段的設計、開發與實施能力,并具備産品定價和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質。
5. 英語通過國家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能熟練地查閱英文文獻。
(二)業務範圍
1.商業銀行的信貸管理、金融風險管理以及理财産品設計工作。
2.基金公司、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的績效評估、風險控制、資産配置及理财産品設計工作。
3. 風險投資公司的有關工作。
4. 跨國公司的金融管理工作及财務管理工作。
5. 國内大、中型企業的投、融資管理工作及财務管理工作。
6.金融業監管部門以及政府綜合經濟管理部門的相關工作。
7. 金融中介咨詢評估機構的相關工作。
三、主幹學科與核心課程
主幹學科:西方經濟學、國際金融、投資學、金融工程學。
核心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财政學、貨币銀行學、計量經濟學、數理金融、随機過程、固定收益證券、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經濟學、風險管理、國際金融(雙語)、時間序列分析、金融工程學(雙語)、投資學、公司金融、财務報表分析、投資銀行實務等。
四、學制學位
學制:4年 授予學位:經濟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