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下午3:30,我院肖松濤老師在黨員活動室向全體教職工講述家鄉黨史故事《陳赓大将》,這是學院教工黨支部“家鄉黨史故事耀光芒--傳承紅色基因,感悟思想偉力”的特色黨史學習活動,學院教工黨員講述家鄉黨史故事的第十講。
将門家風。陳赓,原名陳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鄉。陳赓是将門之後,繼承優良家風。其祖父名陳翼瓊,曾禦封“武顯将軍”,甲午戰争後,陳翼瓊不滿朝廷腐敗,解甲歸田,過起了隐居生活,也不準兩個兒子從軍、做官。陳赓的父親雖然謹遵父命,身處鄉裡,不求功名,卻也心懷天下。在這種家風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孫輩們報國之志難抑。
生平經曆。1925年革命軍第一次東征期間,孫中山在北京逝世,在廣州等地的軍閥們趁機發動叛亂,控制了廣州市區。為了摸清敵情,革命軍派陳赓先行化裝進廣州偵察。革命軍根據陳赓的情報,将叛軍全部肅清。1925年10月,國民革命軍在廣東第二次東征讨伐叛變的軍閥陳炯明。蔣介石的總指揮部率第三師行動。第三師與陳炯明主力林虎部遭遇,一大即敗。蔣介石一時難以接受,幾欲自殺,後在陳赓的相勸之下才放棄。1933年3月,因叛徒出賣,陳赓在上海被捕。蔣介石得知消息後下令押送到南昌,決定出馬“勸降”陳赓,卻不料陳赓心志極其堅定,數次威逼利誘仍毫不屈服。無奈之下,蔣介石隻好将陳赓釋放。
陽光将軍。陳赓為人風趣幽默,十分讨人喜歡。周恩來曾說過,他最喜歡兩個知識分子戰将,一個是陳赓,另一個是彭雪楓。陳赓無論是開玩笑還是搞惡作劇,都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也正是如此,他也成為我軍最有性格特點的大将之一。有時候往往是他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就能化解大家心頭的陰霾,不僅鼓舞士氣,融洽幹群關系,也袒露出自己純潔明朗的内心。因此,有人評價陳赓是最陽光的将軍。
在本次黨史故事中,肖松濤老師生動地講述了陳赓大将的故事,讓大家真切地感受到了陳赓大将等革命先烈英勇從黨的決心與革命精神,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
(文/黃鵬、顔新貴;圖/王瀚;編輯/李佳宇)
(審核:黎娅、陶連洲、曹時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