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我院劉美芳老師在黨員活動室向全體教職工講述家鄉黨史故事《“領袖之子”毛岸英》,這是學院教工黨支部開展“家鄉黨史故事耀光芒——傳承紅色基因,感悟思想偉力”特色黨史學習活動,學院教工黨員講述家鄉黨史故事的第七講。
早年生活。1922年,毛岸英出生于湖南省長沙市,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的長子。1927年大革命失敗,毛岸英随母親及兩個弟弟在長沙縣躲藏。1930年,被抓捕入獄。保釋出獄後,毛岸英被帶到上海,和弟弟毛岸青兩人在“紅色牧師”董健吾家中生活。
蘇聯生活。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蘇聯學習。在國際兒童院,毛岸英認真學習,不久便擔任少先隊大隊長。1941年,毛岸英參加蘇聯衛國戰争。之後前往軍校學習,獲得中尉軍銜。在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後,他積極參加進軍白俄羅斯、波蘭和提克的戰争。1946年1月,毛岸英乘機回國,臨行前,斯大林專門接見了他,并贈予一把手槍。
回到祖國。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之後,毛岸英認真遵照毛澤東“補上勞動大學這一課”的要求,積極參加工作,在解放區搞過土改、做過宣傳工作、當過秘書。新中國成立後,毛岸英與劉思齊結婚。
赴朝參戰。1950年,毛岸英請求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毛澤東深思熟慮後,同意他參加抗美援朝戰争。就這樣,毛岸英成為一名中國志願軍戰士,奔赴朝鮮戰場。臨行前,毛岸英詢問父親,他作為領袖的兒子,是否合格?毛澤東沒有回答,而是答應他,等戰争結束,一定給他回複。
隻可惜,他沒能等到這個答案,1950年11月25日,美軍空襲中國志願軍指揮部,毛岸英不幸犧牲,年僅28歲。三年後,抗美援朝戰争結束,毛岸英的妻子劉思齊才知曉他的犧牲。後來,劉思齊再次問出那個問題,毛岸英作為領袖的兒子,他是否合格?毛澤東這次給出了答複:“合格,他是我的驕傲。”毛岸英的遺物更是被毛澤東收藏了26年。
劉美芳生動講述了毛岸英的坎坷人生,并給同學們播放了相關視頻,給人以極大震撼,讓大家再次感受到了毛岸英等革命先烈的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精神,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

(文/肖傑、王惜茹;圖/黃鵬、李子悅;編輯/李佳宇)
(審核:黎娅、陶連洲、曹時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