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講述家鄉黨史故事(五):左權——兩千多平方公裡大地為他更名
作者:學工部發布時間:2021-09-30 浏覽次數:

9月27日下午,我院教工黨史學習小組劉紅石、孫傳旺、曹時豔在黨員活動室向全體教職工講述家鄉黨史故事“左權——兩千多平方公裡大地為他更名”,這是學院教工黨支部開展“家鄉黨史故事耀光芒——傳承紅色基因,感悟思想偉力”特色黨史學習活動,學院教工黨員講述家鄉黨史故事的第五講。

“他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十餘年如一日,永遠集中了自己的全副精力于工作,就在日夜不斷的戰鬥與行動中,他從來沒有表現過倦怠、疏忽、放任與暴躁......”主講人曹時豔從朱德《悼左權同志》開始講述了抗日名将左權戎馬一生的故事。

左權,1905年出生于湖南醴陵,17歲考入縣立中學,曾參加共産黨領導的社會科學研究社,萌生了改造社會的志向,立志投身改造社會。1923年,左權離開家鄉,奔赴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1924年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學習,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同年被黨組織派往蘇聯留學,先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後入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1930年,左權學成回國,很快便投入戰鬥一線。他擔任過新十二軍軍長和新十五軍的軍長,參加了曆次反“圍剿”鬥争。1934年10月,左權作為紅一軍團參謀長參加長征,參與指揮四渡赤水河、飛奪泸定橋等戰鬥。1937年國共合作後,左權擔任了八路軍副參謀長一職,協助朱德、彭德懷指揮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前線。1940年百團大戰時期,左權協助彭德懷全力投入作戰指揮,整日研究作戰方案,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因心系戰事,常夜不能寐。這場大戰重擊了日僞軍的反動氣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

左權指揮的黃崖洞保衛戰,敵我傷亡人數比為6:1,開創了中日戰史上敵我傷亡對比空前未有的記錄。1939年,八路軍總部在太行山腹地、黎縣西北山溝裡的黃崖洞建立了兵工廠,成為華北八路軍的主要軍火生産基地。1941年冬天,日軍集結5000多名重兵包圍了黃崖洞,但黃崖洞嚴密的防禦工事使得日軍無論采取什麼樣的手段整整兩天都不能靠近兵工廠一步。奇襲不成,日軍集中數門大炮狂轟濫炸,派出300多名士兵向黃崖洞發起進攻,八路軍特務團按照左權的部署按照立體防禦工事,日軍死亡200人,八路軍特務團無一傷亡。戰鬥進行了八天八夜,在左權直接指揮下,八路軍總部特務團以1300多的兵力抗擊了5000多敵人的進攻,殲滅日軍近千名,八路軍傷亡166人,雙方傷亡比例6:1,黃崖洞内機器設備絲毫無損。中央軍委認為:“這次保衛戰是最成功的一次,不僅我受到損失少,同時給了日軍數倍殺傷,應作為1941年以來反‘掃蕩’的模範戰鬥。”

1942年5月,日軍調集了3萬多人的部隊,向根據地的腹地撲來,5月25日,左權不顧自身安危,指揮部隊掩護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等機關突圍轉移,在日軍猛烈的炮火與戰機的輪番轟炸中堅守指揮之責的左權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37歲。為紀念左權,1942年9月18日,應山西數萬民衆請求,遼縣更名為左權縣。

左權是八路軍中學曆最高的将領之一,是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場上陣亡的最高将領。左權短暫而光榮的一生,為中華民族的解放,為人民軍隊的發展,為抗日戰争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名将以身殉國家,願拼熱血衛吾華。太行浩氣傳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朱德手書的挽詞詩聯,镌刻在左家老屋廳堂“太行魂——抗日英雄左權生平業績陳列”的紅色方柱上,永遠激勵着後人在邁向新時代的奮鬥征程不斷前進……

湘ICP備09011324号-1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股份)有限公司-Official website E-mail:hieyy@hni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