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新聞

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講述家鄉黨史故事(二): 何叔衡的一封家書
作者:學工部發布時間:2021-05-31 浏覽次數:

5月27日下午,我院專職組織員周建宇在黨員活動室向全體教職工講述家鄉黨史故事《何叔衡的一封家書》,這是學院教工黨支部開展“家鄉黨史故事耀光芒——傳承紅色基因,感悟思想偉力”特色黨史學習活動,學院教工黨員講述家鄉黨史故事的第二講。“我的人生觀,絕不是想安居鄉裡以善終的,絕對不能為一身一家謀升官發财以愚懦子孫的。”何叔衡家書中這句擲地有聲的話,是對後人的警示,也是對黨員的警醒。

周建宇首先簡要介紹了何叔衡的生平事迹。何叔衡,中共一大代表,1876年出生于湖南省甯鄉縣一個農民家庭,1913年,他雖已經37歲,卻報考第四師範學校(翌年合并入第一師範)當新生。這位校内年紀最大的學生,一向積極參加青年人的活動,并與小自己17歲的毛澤東結為摯友。1920年冬,何叔衡與毛澤東共同發起成立湖南的共産黨早期組織。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産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為黨的創始人之一。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遊擊戰争,經受了嚴峻的生死考驗。1935年2月24日,從江西轉移福建途中,在長汀突圍戰鬥時壯烈犧牲。此前,何叔衡對同志們發出最後的誓言:“我要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他的壯烈犧牲實踐了他的铮铮誓言。

    今天,我們對何叔衡的精神風範,隻能通過他的家書中的隻言片語去感悟。周建宇重點講述了何叔衡在蘇聯求學期間給過繼來的養子何新九的一封家書。1928年,何叔衡遠赴莫斯科,到1930年夏回國,在蘇期間寫給兒子何新九3封家書,在其中一封信,何叔衡給何新九交代了10件事情,看似很瑣碎,但都是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方法和原則:“1.深耕易耨的作一點田土;2.每日總要有點蔬菜吃;3.打長要準備三個月的柴火......”從這些内容也可以看出何叔衡對何新九的教育很耐心、細緻,認真負責。重要的是他向兒子傳遞了一種人生觀和信念,他在信中說,“我的人生觀,絕不是想安居鄉裡以求善終,絕對不能為一身一家升官發财以愚懦子孫。”可以看出何叔衡的高尚人格,也傳遞出其對理想信念的執着堅守,和共産黨人的初心。

    周建宇生動的講述讓大家了解到許多鮮為人知的史料,感受到了老一輩共産黨人的崇高信仰、高尚情操、為黨和民族事業不怕犧牲的獻身精神,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史課。

 

                      ↑黨史故事講述者周建宇在深情講述

(審核:黎娅 胡武平 曹時豔)

 

湘ICP備09011324号-1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股份)有限公司-Official website E-mail:hieyy@hni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