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下午,教工黨支部書記胡武平在應院黨員活動室講述黨史故事《永遠的驕楊》,這是學院教工黨員講述家鄉黨史故事系列第一講,拉開了教工黨支部“家鄉黨史故事耀光芒——傳承紅色基因,感悟思想偉力”特色黨史學習活動序幕。
楊開慧,1901年11月6日出生于湖南省長沙縣闆倉,毛澤東主席的妻子。楊開慧藏匿在長沙縣闆倉楊家老屋卧室牆縫中一疊信件和文稿,在她英勇就義52年以後的1982年才與世人見面,胡武平從此入手,結合她的生平經曆和曆史背景,從浪漫愛情、革命伴侶、闆倉文存、英勇就義、主席追思五個方面,生動解讀了楊開慧短暫但偉大的一生。胡武平着重和大家分享了其中的兩封信,一封楊開慧寫給堂弟楊開明的“托孤信”,和一封她寫給毛澤東的信,這些飽含深情又令人觸目驚心的文字讓大家看到了一個為愛為信仰而生的偉大女人形象,讓大家深切感受到一位女子柔弱身軀裡迸發出的強大精神力量;一位偉大母親為了革命、為了黨的事業從容赴死的英雄氣概。這次講述中大家欣賞了演員韓雪深情朗誦和演繹的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信,更是讓人深深感動,潸然淚下。
楊開慧是毛澤東主席深愛的妻子和親密戰友,她的犧牲使主席深深自責和悲憤,他悲痛寫下“開慧之死,百身莫贖!”,1957年,在楊開慧英勇就義27年之後,主席滿懷深情地寫下感天動地的《蝶戀花·答李淑一》,開篇之句“我失驕楊”即成為千古絕唱,楊開慧是主席心中“永遠的驕楊”,也是全國人民心中“永遠的驕楊”。
開展“家鄉黨史故事耀光芒——傳承紅色基因,感悟思想偉力”學習活動,是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創新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舉措,也是教工黨支部的“五化+”特色創建活動,教工黨員通過講述黨史故事,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深挖湖南的紅色資源,發出愛國愛黨愛家鄉的聲音,同時通過在學生中廣泛宣講,引導大學生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傳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作風,踏着革命先輩的足迹,努力學習,不斷進步。


↑黨史故事講述者胡武平在深情講述楊開慧的故事

演員韓雪在央視“信中國”欄目上朗讀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