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了大學,便要開始追逐自己的理想;離開了家庭的庇護,便要開始獨立參與團體活動和社會實踐……大一新生邁進校門後,難掩激動、興奮之情,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如何度過四年的大學生活,如何在将來的就業中脫穎而出,成為許多大學新生剛入校就開始考慮和探讨的話題。記者就此事對大多數校内新生進行了采訪,彙總下來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學習型:争取考研
“大學四年我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争取考研。”一位經濟學專業新生說:“我認為學習是樹幹,隻有學好了本專業知識,才能長成參天大樹。”這一觀點得到我院不少新生的贊同。大家都認為,大學是人生最重要的路程之一,這段路程決定着人生的方向。所以不敢懈怠,并訂下了目标:努力學習,準備考研。
社會型:豐富自己
與“一心隻讀聖賢書”的同學不同,有的新生則想通過參加各種活動鍛煉自己,提高綜合能力,增加就業砝碼;有的新生還計劃邊學習邊打工,增加社會閱曆,為今後找工作打好基礎。
一位來自海南的女孩就早已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做好了初步規劃:大一盡量多參加社團活動,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大二開始試着去校外兼職打工,學着如何掙錢,并借此了解社會;大三要專攻學業,讓各門功課順利過關,把該拿的證書争取都拿下;大四要利用各種機會強化求職技巧、進行模拟面試等訓練,積極參加招聘活動,早日找到理想的工作。
迷茫型:走一步是一步
“十年寒窗太辛苦了,大學四年的生活怎麼過自己還要先看看。”也有一些大學生對未來的生活略顯迷茫,還來不及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
“我沒想那麼多,能拿到畢業證就行了。”新生劉同學很率真地說道:“從小上學到現在太累了,現在要盡量享受一下清閑的生活。”至于就業問題,他認為,就業所需要的不一定隻是學習成績,如果一個隻會讀書的人,将來就業以後也未必就是一個好員工。他說:“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候再說吧。”
而臨近畢業的大四學姐學長們卻表示:學習仍然是首要任務,尤其必須學好本專業知識。由于未來需要“一專多能”人才,因此廣泛涉獵其他知識、适當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也顯得很重要。隻有合理規劃大學生活,才能及早邁向成功的人生。(記者: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