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系列報道之五
7月8日下午,我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團來到了位于白倉鎮觀竹村的觀音閣,感受當地的文化特色及老百姓心中家鄉的變化。
在觀音閣,服務團成員拜訪了當地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争的志願軍戰士胡綏和老人,老人欣然地給我們講起了這些年來身邊的變化。老人說道:“近年來,政府對農村的政策好,農民得到了很大的實惠,低保、醫保的發放,使老百姓生活沒了後顧之憂;作為本地的特色農業烤煙,技術發展了,規模也擴大了,政府也加大了發展力度,不僅解決了一些群衆的就業問題,也保證了他們的收入來源。”老人反映了當地社會治安不是很好,希望政府能加大管理力度。接着,老人還滔滔不絕地給我們講起了他的抗美援朝經曆,講起了他當年自願參戰的英勇事迹,言語中充滿了自豪感,同學們也對他充滿了欽佩。說到興起處,老人還講起了韓語,與同學們大談當今的世界語言。
随後,胡綏和老人還帶領同學們登上觀音閣頂,參觀了村裡的萬畝煙田、标準化水渠和總庫容達160萬方的大水庫,老人耐心地為同學們講解家鄉的規模農業及良好的灌溉條件,同學們看着眼前壯闊的萬畝煙田和标準的水渠,以及老前輩的笑容,感受到了農村确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記者:黃向宇;攝影:朱濤)

)